初高中地理網歡迎你!

    海陸風、山谷風到底幾點轉風向?

    作者:地理人來源:未知 時間:2023-09-19 閱讀: 字體: 在線投稿
    01 .風向轉換的原理

      兩個區域冷熱不均,引起氣壓差異和空氣運動稱為熱力環流。兩個區域之間的溫差,是形成熱力環流的關鍵。中小尺度的熱力環流包括海陸風、山谷風、城郊風等。

    圖片

      海陸風: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溫高,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夜晚,海洋降溫慢,氣溫高,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陸風。

    圖片

      山谷風: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強烈增溫,氣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夜間,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空氣密度增大,沿坡下滑,形成山風。

      風向:水平方向上,風由(冷)高壓吹向(熱)低壓。

      風速:水平方向上,兩地溫差越大(氣壓差大,氣壓梯度力大),風越大。

      上面兩組圖中,導致風向在晝夜發生轉化的原因是兩地間的溫差變化:

      從沒有溫差到溫差越來越大,再到溫差消失,繼而冷熱倒置,溫差繼續增大。

      弄明白兩地的溫差情況,就能掌握風向轉化的時間規律。

    02 .風向轉換時間

      海陸風的轉換時間:我們可以從海陸之間溫差的變化規律中找到答案。白天,陸地氣溫約在14時最高,即海陸間溫差這個時候會最大,下午14-15時海風最強;此后陸地氣溫逐漸下降,海風便隨之減弱,約在晚間21-22時,海陸溫差消失,海風停止。夜晚,陸地持續降溫,日出前氣溫最低,一般日出前陸風最強;日出后,陸地漸漸升溫,海陸溫差越來越小,約在上午9-10時,海陸溫度差別消失,陸風停止。

      因此,可以得出一般結論:晚間約21-22時:海風轉為陸風;上午約9-10時:陸風轉為海風。在海陸風強盛的時段,風向是比較明顯的,風速較大。在海陸風消亡及形成的時間段,風向可能不穩定且風速較小。

      了解了這些,我們來看一道例題。

     。ń浀涓呖碱})氣溫的日變化一般表現為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下圖示意某區域某日某時刻的等溫線分布。讀圖回答下列時刻中(地方時),最有可能出現該等溫線分布狀況的是()

    圖片

      A.6時 B.9時 C.12時 D.14時

      根據圖中緯度和海陸分布可以看出,該區位于北半球大陸東岸。圖中三條等溫線平直,說明在同緯度的前提下,海洋和陸地近地面氣溫基本一致,TA=TB。

      所以這道題的本質,是要我們找到一天之中什么時刻,同緯度的海陸之間基本沒有溫差。根據上面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快速選出答案,就是B。9點海陸溫差很小,此時處于海風和陸風風向轉換的“時間點”。

      據文字材料提示,6時(日出前后)和14時(午后)海陸溫差大,等溫線彎曲程度應該最大;12時(正午)太陽輻射強烈,陸地升溫比海洋快得多,也會形成較大的海陸溫度差異(但海陸溫差還是小于14點的),等溫線也會出現明顯的彎曲。

    圖片

      山谷風的轉換時間:根據前面海陸風風向轉換時間的分析,同理可推:白天日出后,山坡增溫速度快,山坡氣溫約在14時(午后)最高(山坡溫度>同高度山谷),谷風最強;然后隨著溫差降低,風速減小。夜晚日落后,山坡持續降溫(山坡溫度<同高度山谷),日出前(清晨)氣溫最低,山風最強。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晚間約21-22時:谷風轉為山風,上午約9-10時:山風轉為谷風

      馬上再來看道例題:

      圖1示意天山天池氣象站周邊區域等高線(單位:m)分布,圖2示意該氣象站某日山谷風風速變化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片

    圖片

      關于該氣象站山谷風特點及其轉換,敘述正確的是()

      A.谷風較山風更為濕潤

      B.山風轉化為谷風的時間在9-10時

      C.山谷風轉化時間為日出、日落前后

      D.山風轉谷風時,當地氣溫顯著下降

      【詳解】A選項:山風吹向谷地時會越過天池,攜帶天池的水汽到達氣象站。而谷風從谷地吹向山坡,是先到達氣象站,再到達天池。所以山風會比谷風濕潤,A錯誤;

    圖片

      B選項:根據右圖信息,山風轉化谷風是時間在9-10時之間,谷風轉化山風時間是在20-22時之間,B正確,這也符合我們前面的分析;

      C選項:冬季,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白天短,谷風維持時間也短(山坡溫度>同高度山谷時間短);冬季日出晚,升溫慢,谷風出現時間也晚。所以,冬季山風的維持時間較夏季更長,C錯誤;

      D選項:山風轉化為谷風時,應該是白天,所以當地氣溫應該會顯著上升,D錯誤。

      9:00-10:00,21:00-22:00,這兩個時段發生晝夜風向轉換,這個結論是在相對理想的狀態下得出的,其實兩地間的溫差變化是非常復雜,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

      ✓季節差異帶來的影響

      在北半球,夏半年陸風轉海風的時間比冬半年早。原因是夏半年日出較冬季更早,陸地升溫時間早;太陽高度角較冬季大,獲得的太陽輻射量多,陸地升溫快;所以陸風轉海風時間早。

      ✓高海拔山地的冰川風,對山谷風的山谷風強度和時長有影響

      在有冰川風存在的區域,冰川風可能加強山風的勢力、延長山風的時間,削弱谷風的勢力、縮短谷風的時間。

    圖片

      【冰川風】指在冰川地區,由于冰川表面上空氣溫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氣溫度低,冷而重的空氣在冰川上形成沿冰川向下坡方向流動的風。畢竟世界很大,各個區域的具體情況是很復雜,除了以上兩個例子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影響到風向轉換的具體時段。所以得再強調一下:9:00-10:00,21:00-22:00,這兩個風向轉換時段我們的確要知道,但是不能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必須重視題目給出的具體信息,利用地理原理靈活處理。

    03 .做完題再走吧~

      下圖示意我國珠三角某沿海城市2004年10月13~14日的垂直風場,該地的風向受海陸風與背景風(大區域尺度的大氣水平運動)的共同影響。據此完成下題。

    圖片

      該城市13日海風開始生成的時間及風向是

      A.6時前后東北風

      B.14時前后東南風

      C.18時前后東南風

      D.24時前后東北風

      參考答案:1.B

      【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發現,海陸風作為一個小尺度區域的風其影響厚度和范圍有限。在這道題中,1000米以上的高度主要是風向穩定的背景風。

      【背景風】是指大尺度長時間影響一個地區的風,如我們中國東部季風區,夏季吹東南風,冬季吹西北風。如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終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1000米以下的空間,海陸風在晝夜之間會有明顯的風向轉變。讀圖可知,14時之前風向為偏東風,且風力弱,大約14時之后,風向發生轉變,變為東南風,可推測此時應為海風開始生成,風向為東南風;A、C、D選項中6時、18時、24時前后風向均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不會是海風開始生成時間。故選B。

      山谷風是山區晝夜間反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祁連氣象站位于祁連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風環流較為強盛。下圖示意2006年8月24日該氣象站記錄的山谷風風向、風速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片

    2.該日,祁連氣象站記錄的谷風出現的時間為

      A.2時前后
      B.6時前后

      C.13時前后
      D.10時前后

    3.祁連氣象站所處山谷段的地勢特征是

      A.西高東低
      B.北高南低

      C.南高北低
      D.東高西低

      參考答案:2.D

      【解析】根據材料“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波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可知,谷風應在白天出現,其中2時前后為夜晚,不能形成谷風,A錯誤;6時前后該地剛日出不久,谷風尚未形成,B錯誤;根據題干分析,11時左右當地風向已經由南風為主變為北風為主,風向已經改變,而9時仍為南風為主,由此可知風向在9-11時范圍內發生改變,由此可知谷風在此時段內出現,10時前后比較符合,而13時前后谷風已經出現一段時間,故D正確,C錯誤。本題選D。

      3.C

      【解析】根據材料“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形成山風。”可以得知,晚上空氣會沿著坡面下沉,形成山風。因此白天風是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是由山坡吹向山谷。根據圖示可知,該地白天以偏北風為主,夜晚以偏南風為主,因為白天盛行谷風,夜晚盛行山風,由此可知氣象站附近南方是山坡,北方是山谷,因此山谷南高北低,C正確,A、B、D錯誤。本題應選C。

      城市熱島強度是指城市中心區平均氣溫與周圍郊區(鄉村)平均氣溫的差值,用來表明城市熱島效應的強度。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沿海地區,瀕臨臺灣海峽。下圖為泉州市海陸風日與非海陸風日的熱島強度日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片

    4.與非海陸風日相比,泉州市海陸風日午后熱島強度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冷濕陸風影響

      B.受冷干陸風影響

      C.受冷濕海風影響

      D.受冷干海風影響

    5.隨著泉州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其()

      A.海風與陸風均增強

      B.海風增強,陸風減弱

      C.海風與陸風均減弱

      D.海風減弱,陸風增強

      【答案】4.C  5.B

      【解析】4.據圖可知,與非海陸風日相比,泉州市海陸風日午后熱島強度較小,主要原因是此時吹海風,海風從海洋上帶來了相對冷濕的氣流,使城市溫度有所降低、熱島強度變小,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隨著泉州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為熱排放的越來越多,氣溫也越來越高,導致城市熱島效應不斷增強。白天由于陸地氣溫上升,加大了與海洋的溫差,氣壓梯度力增大,因此導致海風增強,CD錯誤;由于白天陸地氣溫較高,導致夜晚陸地降溫后溫度仍然較高,會縮小與海洋的溫差,氣壓梯度力減小,因此導致陸風減弱,A錯誤,B正確。故選B。

      【點睛】海陸風是出現于近海和海岸地區、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風。海陸風在近地面有兩個局地環流組分,即晝間由海洋吹向陸地的海風和夜間由陸地吹向海洋的陸風。這種規律的風循環,是由于海陸的熱容量不同造成的。陸地比熱小,白天增溫快,夜間冷卻也快;而海洋的比熱大,在一天之內溫度不會明顯的變化。于是白天,陸地空氣上升,變成低壓區,較冷和較重的空氣從海洋流入陸地,形成海風:到了夜間,陸地冷卻得快,變成高壓區,而海洋空氣增溫上升,陸地吹來較冷較重的空氣,形成陸風這樣晝夜循環就形成了海陸風。由于陸地土壤熱容量比海水熱容量小得多,陸地升溫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陸地上的氣溫顯著的比附近海洋上的氣溫高。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氣從陸地流向海洋,然后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陸地,再度上升,遂形成低層海風和鉛直剖面上的海風環流。

      布拉風是一種從山地或高原經過低矮隘道向下傾落的寒冷暴風。下圖左為布拉風形成示意圖。圖右為世界某區域簡圖。完成問題。

    圖片

    6.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現布拉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一天中易于布拉風形成的時段及其對海陸風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A.上午削弱海風
      B.午后增強海風

      C.傍晚削弱陸風
      D.夜間增強陸風

      【答案】6.A 7.D

      【解析】6.根據布拉風的定義分析,其多發地應一側為山地或高原,一側為溫暖的沿海地區,甲地位于黑海西側沿岸,黑海較為溫暖,氣壓較低,甲地西側為山地(喀爾巴阡山脈),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冷空氣發育,氣壓高,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冷空氣沿北部山地向黑海一側傾落,布拉風明顯,A正確;乙位于多瑙河下游南岸黑海沿岸地區,地勢平坦,缺少“一側為山地或高原”這一條件,B錯誤;圖中丙所在位置缺少一側為溫暖的沿海地區這條件,C錯誤;丁地位置靠西,受盛行西風帶的影響更強,在西風的影響下,布拉風表現不明顯,D錯誤。故選A。

      7.夜間,山地或高原地區降溫幅度大,氣壓高,冷空氣強度增大;而溫暖的海洋降溫慢,氣溫較為溫暖,氣壓較低,此時水平氣壓梯度大,最有利于布拉風的形成,且與陸風風向一致,均吹向海洋,故增強陸風,D正確,C錯誤;海風由海洋吹向陸地,與布拉風風向相反,A錯誤;正午山地或高原地區氣溫相對較高,海洋氣溫相對較低,海風較強,不易出現布拉風,B錯誤。故選D。

      【點睛】布拉風形成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響。當冷空氣被山脈或高地阻擋聚集,氣壓升高,而溫暖的海面上空卻處于暖空氣低氣壓控制。在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氣會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冷而重的空氣像瀑布一樣直瀉山麓,冷空氣的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使到達海岸的風速驟然增大。

    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視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風吹拂下讓頭發向后飄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樂心情。下圖為“北半球某濱海影視基地某時刻海陸間熱力環流圖”。

    圖片

    (1)判斷該地此時是否適合拍攝“面朝大海,頭發向后飄逸”的場景,并說明理由。

    (2)用“圖片”完成圖中甲、乙之間的熱力環流。

    (3)說明圖示時刻海陸風對濱海地區天氣的調節作用。

      【答案】(1)適合。理由;此時近地面形成低壓,近海面形成高壓,低空氣流由海洋吹向陸地,所以適合拍攝“面朝大海,頭發向后飄逸”的場景。

      (2)(順時針方向)

    圖片

      (3)圖示時刻海陸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比較涼爽濕潤,能起到較好的降溫增濕的作用。

      【分析】本題以海陸風為相關材料,涉及熱力環流的知識點,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及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

      【詳解】(1)適合。從材料可知,根據“高凸低凹”的規律,甲地近地面形成的是低壓,乙處近地面形成的是高壓,因此氣流是從海洋吹向陸地。適合拍攝“面朝大海,頭發向后飄逸”的場景。

     。2)結合材料,陸地的近地面是低氣壓,高空是高氣壓,海洋的近地面是高氣壓,高空是低氣壓,結合氣流是從高壓往低壓流,畫出氣流的運動方向。是順時針。

    圖片

     。3)圖示時刻,海陸風是從海洋吹向陸地,海洋上的水汽會隨著大氣流向陸地,起到濕潤陸地空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降低溫度和提高濕度。

    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后者稱為陸風,所以合稱為海陸風。

      材料二 隨著礦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多。充分利用太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圖片

      根據材料一,我國南海—濱海城市的學校開展了“海陸風的現象及其影響”地理課題研究。以下是這組學生的研究報告,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協助他們完成這項工作!“海陸風的現象及其影響”研究報告》

    (1)在下圖中完成海陸風氣流(箭頭)示意圖。(提示:需將下圖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畫出,再畫出氣流的方向)

    圖片

    (2)下面是調查獲得的數據(完成下列數據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各月平均海陸風的天數: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陸風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數據分析的結論:

    一年中海陸風出現的天數,因季節而異。從表中可知,____(季節)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強盛,從而“掩蓋”了晝夜的海陸風。

    (3)分析海風對該濱海城市氣候帶來的影響。

    (4)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強大氣“溫室效應”的?

    【答案】(1)如圖

    圖片

    (2) 冬季 冬季風

    (3)海風從海上吹來,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增加空氣濕度,改善了空氣質量。

    (4)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長波輻射,提高了大氣溫度;增加了大氣逆輻射,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

    【分析】本大題以海陸風和溫室大棚為材料,涉及熱力環流的原理、大氣受熱過程等知識內容,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夜晚陸地比海洋降溫快,陸地氣溫低,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海洋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近地面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高空的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從而畫出夜晚的海陸間熱力環流。同理白天陸地比海洋升溫快,陸地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海洋氣溫低,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高空的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從而畫出白天的海陸間熱力環流。示意圖為下圖

    圖片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一年中海陸風出的天數,冬季最少。海洋和陸地的溫度差異是海陸風形成的基礎,由于我國冬季風勢力強且冬季海陸溫差小,因此海陸風不明顯。

    (3)海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對城市的影響主要從對降水和氣溫的影響分析。吹海風時海洋氣溫比陸地低,降低了城市的溫度,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海風水汽含量高,增加了空氣濕度,改善了城市空氣質量。

    (4)根據所學知識可得,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長波輻射進行增溫,二氧化碳增加,導致大氣吸收的地面長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上升,大氣逆輻射增強,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從而增強了大氣的溫室效應。

    1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展,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生產等人為熱釋放不斷增加,造成城區氣溫高于周圍郊區氣溫,這種現象被稱為城市熱島效應。熱島強度為市區平均溫度與郊區平均溫度的差值。下圖為海陸風日和非海陸風日我國某臨海城市熱島強度平均日變化示意圖。

    圖片

    (1)據圖描述該市熱島強度的日變化特征。

    (2)試分析該市熱島強度晝夜差異的成因。

    (3)分析海陸風日熱島強度變化大于非海陸風日的原因。

      【答案】(1)熱島強度夜晚強于白天,子夜前后最強,正午前后最弱;海陸風日白天熱島強度弱于非海陸風日,海陸風日夜晚熱島強度強于非海陸風日。

      (2)白天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城區和郊區獲得熱量相當,普遍升溫,城區和郊區溫差較小,熱島效應不顯著;夜晚,郊區因生產生活產生的熱量少,散熱快,而城區散熱慢,午夜時刻前后溫差達到最大,熱島效應明顯。

      (3)海陸風日白天海洋氣溫低,氣壓高,吹海風,海風較為涼爽,有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降低熱島強度;夜間海洋氣溫高,氣壓低,吹陸風,夜間陸風較為暖干,減少城區熱量散失,增強熱島強度,進而造成海陸風日和非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差異。

      【分析】本大題以城市熱島效應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相關知識內容,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讀圖可得,整體看該城市熱島強度夜晚強于白天,子夜(0時)前后最強,正午(12時)前后最弱;根據圖例對比海陸風日和非海陸風日,海陸風日白天熱島強度弱于非海陸風日,海陸風日夜晚熱島強度強于非海陸風日。

     。2)由題意和所學知識可得,熱島效應的強弱取決于城市與郊區的溫差,白天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城區和郊區獲得熱量相當,普遍升溫,城區和郊區溫差較小,熱島效應不顯著;在夜晚,郊區因人口稀疏,生產生活產生的熱量少,散熱快,而城區人口密集,居民生活生產等人為熱釋放多,散熱慢,故午夜時刻前后溫差達到最大,熱島效應明顯。

     。3)由圖示可得,海陸風日較非海陸風日,白天,海風降低了熱島效應的強度,夜間,陸風增強了城市的熱島效應。白天海洋升溫慢,氣溫低,氣壓高,吹海風,海風較為涼爽,有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降低熱島強度;夜間海洋氣溫高,氣壓低,吹陸風,而夜間城市熱量多,降溫慢,來自城市的陸風較為暖干,減少城區熱量散失,增強熱島強度,進而造成海陸風日和非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差異。

    1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陸風包括湖風和陸風,是較大湖泊與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風,其影響范圍小,易受背景風(如當地盛行風)的干擾。岳陽市位于洞庭湖東北部,受湖陸風影響較明顯。據多年觀測發現,該地夏季湖陸風較強。近些年,岳陽市城市建成面積擴張,當前建成面積比40年擴大了10多倍。下而左圖示意洞庭湖與岳陽市的位置,右圖示意岳陽市某日6~14時的氣溫與濕度變化。

    圖片

    (1)據圖判斷岳陽市該日陸風轉換為湖風的時間,并說明判斷依據。

    (2)分析岳陽市夏季湖陸風較強的原因。

      【答案】(1)10時-11時湖風由湖泊吹向陸地,岳陽市空氣濕度變大。

      (2)夏季風(背景風)弱,對湖陸風干擾。憾赐ズ娣e大,湖陸溫差顯著,湖陸風顯著。

      【分析】本題以洞庭湖湖陸風為材料,考查水循環類型和過程、熱力環流及其應用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由于湖水比熱容大,陸地比熱容小,湖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湖陸受熱不均。依據熱力環流原理可知,白天陸地氣溫高、湖泊氣溫低,則陸地為低壓區、湖泊為高壓區,風由湖泊吹向陸地,即湖風。夜天陸地氣溫低、湖泊氣溫高,則陸地為高壓區、湖.泊為低壓區,風由陸地吹向湖泊,即陸風。讀圖可知,圖中6時到10時30左右,該地濕度不斷下降,風由陸地吹向湖泊;大約10時30后至11時濕度突然上升,風應該由湖泊吹向陸地,岳陽市空氣濕度變大,圖中10—11時是濕度明顯變化的時間段說明10時—11時是湖陸風轉化時刻。

     。2)夏季南北溫差小,南北氣壓差小,風力小,背景風弱,對湖陸風的干擾較小,湖陸風影響響范圍大;夏季洞庭湖面積大,湖陸熱力差異大,湖陸風強。

    1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津市位于渤海灣西岸。研究發現,海風環流能影響城市熱島環流的強度。下圖示意海陸風日與非海陸風日天津市熱島強度的日變化。

    圖片

    (1)指出海陸風日和非海陸風日天津熱島強度的差異。

    (2)不考慮背景風影響,與冬季相比,夏季天津市的海風通常強于陸風。分析其原因。

    (3)說明夏季海陸風日12時~21時,海風環流對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答案】(1)12時—21時,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小于非海陸風日;21時—次日12時,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大于于非海陸風日;海陸風日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大于非海陸風日。

      (2)夏季日出時間早,日落晚,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陸地升溫快,海陸溫差大,海風出現的時刻早,結束晚,持續時間長,風力大。

      (3)12時—21時海風強盛,海風環流和城市熱島環流的疊加使海風加強,海風可影響到天津市中心,降低氣溫,削弱了城市熱島效應。

      【分析】本題以天津的海陸風與熱島效應關系為背景,涉及圖表的閱讀分析、海風強的原因分析、海風對熱島效應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對圖表信息的閱讀與信息獲取能力,同時考查知識的調動和運用能力。

     。1)從曲線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海陸風日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幅度大于非海陸風日;12時到21時,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小于非海陸風日;21時—次日12時,海陸風日熱島強度大于非海陸風日。

     。2)海陸風的形成主要與海洋與陸地熱力性質差異有關。夏季,太陽高度大,輻射強,陸地增溫快,海陸溫差大,海風強;夏季日出早,日落遲,太陽輻射時間長,海風出現時間早,結束晚,持續時間長,風力大。

     。3)夏季12時-21時,海陸溫差大,海風風力大,同時海風與城市風疊加,加強海風風力,使海風能深入城市中心,給城市帶來降溫,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

      本文標題:海陸風、山谷風到底幾點轉風向?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xczjbxx.com/kepu/daqi/22728.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kepu/daqi/22728.html

      標簽:海陸風山谷風

      最新評論列表

      (共有 條評論) 我要發表評論
      色吧网_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激激的五月天_91精品亚洲欧美午夜福利世界地理資訊 久久亚洲日韩天天做日日做综合亚洲欧洲国产日韩亚洲精品欧洲日韩综合第一页,日韩亚洲欧美色αv影视亚洲日韩电影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国产精品自产,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影视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国产精品一区中文字幕在播放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线播放综合,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级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观看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99久久婷婷国产麻豆精品电影_黑人粗大无码AV人妻一区_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0_2021国产最新无码精品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_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天天做综合网色综合国产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香蕉国产精品麻豆亚洲欧美日韩精品自拍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你拍偷拍_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久久_一级毛片国产a级毛片_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欧美亚洲另类精品第一页 免费看一级高潮毛片_精品无码在线_在线免费看毛片_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0_2021国产最新无码精品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_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天水云创一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泰元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常州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宏盛尼龙有限公司 山东海澜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兴永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中联德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深圳电通纬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佳视窗科技有限公司